高一化學學期教學總結
張澤楊
2018--2019學年上學期我擔任高一年級1、2、3、4班的化學教學。高一年級四個班學生學習習慣、學業(yè)成績、學習狀態(tài)都有一定的差異,但都是學校的希望所在,因此擔任這個年級的教學工作備感責任與壓力重大。自擔任這個年級的化學老師以來,一直精心安排、精心備好每一節(jié)課、上好每一節(jié)課、批好每一次作業(yè)、精心安排好每一次周末和月考測試,盡心盡力、盡職盡責,全力以赴,全身心投入到這個學部中,與老師們、學生們打成一片,融為一體,與孩子們一塊學習,一同成長,做孩子們的導師,也做學生們的益友??梢哉f,收獲頗多。
一、樹立成就學生、成就自己的信念
良好的學習習慣,良好的心理狀態(tài),良好的個性品質,是這一批學生的優(yōu)勢一面;面對一批素質優(yōu)良的學生群體,讓每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都不得不重新給自己定位,成就學生、成就自己。讓自己成為學生一生當中最好的老師,讓學生成為老師心中最好的學生。讓學生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、世界觀隨著與自己接觸的時間的變化而變化,讓積極、快樂、健康、向上成為學生心中永遠的陽光。陽光少年、陽光學生、陽光教師,讓陽光伴隨著這一級的師生共同成長。
二、抓好常規(guī)教學的落實
1.落實好教學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
教學常規(guī)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。認真?zhèn)湔n,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,學生要認真預習,做到難點分明,聽講有重點,上課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預習或復習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,向45分鐘要質量。課后要留書面作業(yè),學生作業(yè)要注意整潔、美觀、正確、規(guī)范,堅決杜絕抄襲作業(yè)的不良習慣。對作業(yè)實行全收全改,精批細致,做到不錯批、漏批。將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相結合,集體輔導、個人輔導相結合,有計劃、有步驟地提高學生的整素質。
2.落實好教學的各個細節(jié)
(1)教師板演的規(guī)范性,學生書寫的規(guī)范性
例如:化學用語、化學術語、元素符號的大小寫、等號、可逆號,反應條件中的加熱、點燃、高溫、放電、通電、氣體符號、沉淀符號等。
(2)回答問題的準確性、簡潔性
回答本學科的問題要注意充分利用本學科的專用術語準確而不拖沓,簡潔而不失準確。
(3)回答問題的邏輯性、條理性
學生回答任何化學問題必須符合邏輯,必須條理。特別是在無機物的推斷題中當學生要善于從已知中找到未知的聯(lián)系,找到各相關物質間的邏輯關系,進而形成知識鏈,推導出想要的任何一種物質。在氣體的制備當中,一套完整的實驗裝置必須有發(fā)生裝置、凈化裝置、收集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,學生要明確這一思路,回答問題緊扣這一順序,方能不重不漏,條理有序。
3.編寫好教學案、周中作業(yè)及周末測試題
教學案的編寫要明確學習內容、學習目標、學習的重點難點。知識點的排列要與學生手頭的資料相一致,便于學生自學。知識點的預習緊跟針對性練習,有利于學生對于預習知識的拓展與鞏固。
周末作業(yè)的設計與當周學習內容密切相關,是對當周學習內容的復習與鞏固。周末測試題要有時效性,便于學生把握重點,理順知識結構與體系。
4.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
老師的輔導與作業(yè)的檢查體現(xiàn)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,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。輔導要有耐心、要細心、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溫暖與關愛。相信老師,相信自己,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與干勁,培養(yǎng)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習慣,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進步。
5.突出教學的重點、難點與疑點
對于教學中的重點、難點等知識,老師要善于發(fā)現(xiàn)其中的突破口,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,準確的記憶與提取,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。如其中的氧化還原反應。要求學生記住“化學價升高被氧化是還原劑,發(fā)生氧化反應,得氧化產(chǎn)物;化合價降低被還原,發(fā)生還原反應,得還原產(chǎn)物?!薄把趸瘎┑难趸源笥谘趸a(chǎn)物的氧化性,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(chǎn)物的還原性。”“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反應,得弱氧化性物質和弱還原性物質?!痹谖镔|的量的教學中突出“在同溫同壓下,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,等于微粒個數(shù)之比?!薄懊芏戎鹊扔谀栙|量之比”,讓每一位同學能夠達到脫口而出,而不用再進行思維的換算。
三、不忘教育科研
1.專注力高效課堂的訓練
目光緊盯,回憶知識,形成知識網(wǎng)絡。老師在黑板上板書“化學”兩字,學生眼睛緊盯此二字,思考高中化學必修一共分四章,12節(jié);其中,第一章共分二節(jié);第二章三節(jié),第三章三節(jié),第四章四節(jié)。然后思考每節(jié)的知識點,每節(jié)的重難點,常見的命題形式,自己曾經(jīng)出現(xiàn)的失誤等等。如果黑板上板書“氧化還原反應”,學生就要思考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、實質、幾個相關概念的聯(lián)系,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,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等。
2.基于課堂教學研究的作業(yè)布置
(1)要明確作業(yè)的目的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與拓展,課上完不成的任務,不能擠占學生課下的時間,加重學生的課業(yè)負擔。作業(yè)的布置要有利于學生的課后學習,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,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興奮中不斷挑戰(zhàn)自我,實現(xiàn)自我的不滿足,從而激發(fā)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
(2)作業(yè)的設置不在量,而在質。有質的作業(yè)才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,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的思考,完成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拓展。
(3)作業(yè)檢查的形式要靈活,不能占用公共時間。解決了少數(shù)人的問題,而浪費了大多數(shù)學生的時間。作業(yè)檢查可以是老師抽查,可以是學生遞紙條給老師,可以是學習小組內互查;以便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,提高學習效率。
(4)作業(yè)的類型分為鞏固型作業(yè)、拓展型作業(yè)
鞏固型作業(yè)即對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于某一知識點的認識與鞏固,納入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,如學生知識問答作業(yè)。
拓展型作業(yè)是一種培養(yǎng)學習能力的作業(yè),如探究性實驗作業(yè)等。
四、還在思考的問題
1. 學生自我目標實現(xiàn)的問題
部分學生未給自己的學習進行前途理想定位,或者對于自己的學習缺乏信心,課上聽講不認真,課下鞏固不及時,對于自己存在的問題聽之任之。
2.學生學習習慣的問題
預備鈴響,是學生課前的準備時間;是學生資料準備、思維準備的時間。但一學期下來,學生課前準備還未盡人意。如課前的教材、學案、筆記、草稿紙與紙準備,自第一節(jié)化學課開始,就強調是學生課前必須準備的內容,一個學期結束,真正能夠課前準備好的,不到三分之一。
3.卷面問題
卷面問題反映的是一個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。對于知識的歸納、梳理、整合、運用的綜合能力。閱卷老師看到的是卷面,而卷面卻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。
4.學生學習時間分配的問題
學生一天上七節(jié)正課,每一學科都有自己的課后作業(yè)及預習學案;年級、學校、班級還會有一些臨時性的工作。時間分配的合理與否,直接關系學生作業(yè)完成的情況。
5.課堂效率不高的問題
“問題”課堂不少,但解決“問題”的課堂不多。一個教案是一節(jié)課的教學內容;一個課件是一節(jié)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。為完成教學內容而完成任務,較少顧及學生的學習情況。解決了極少數(shù)尖子學生的學習障礙,忽略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。結果是尖子不尖,尾巴更大。
五、下一步努力的方向
1.幫助學生給自己定位,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。
2.督促學生學習習慣的養(yǎng)成:書寫的習慣、課前準備的習慣、回答問題的習慣、作息習慣、完成作業(yè)的習慣、及時復習鞏固的習慣、整理桌面的習慣、整理資料的習慣、科學分配時間的習慣、答卷的習慣等。
3.分類對學生進行指導,形成學生良好的卷面。答百分卷、答整潔卷。
4.針對“問題”課堂,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,抓好知識的落實,做知識落實的課堂,讓學生天天有進步的課堂;提高課堂效率。